科技守护千年木塔,联想方案获“设计界奥斯卡”大奖

2025-04-01 10:17:20

 

🔴 导语

联想以AI赋能文遗保护,正在推开一扇文化传承新大门。

 

联想“AI赋能智慧应县木塔”项目日前凭借技术创新与卓越设计理念获得iF设计奖,彰显联想集团以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赋能中国古建筑保护的举措打开了创新科技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无限可能性。

 

iF设计奖成立于1953年,是国际设计领域的权威奖项之一。今年,iF设计奖吸引了来自6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1000份作品加入激烈的角逐,最终联想智慧应县木塔项目以其独特的科技创新性脱颖而出。

 

"联想智慧应县木塔”获得2025iF设计奖

 

 

联想集团智慧应县木塔项目拓宽了保护和探索文化遗产的方式,鼓励公众深入了解其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它利用空间计算和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赋予文化遗产高保真的“数字生命”。通过结合故事驱动的游览路线和多维互动形式,用户可以沉浸式体验探索应县木塔的历史演变。此外,该项目提供跨不同终端(线下和线上)的无缝体验,突破了时间与空间限制,有助于推动文化全球化。

 

——iF设计奖评价

 

众所周知,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屹立近千年而不倒。但由于受地震、风雨、战乱等因素带来的损伤逐渐累积,文遗保护任务日益紧迫,目前游客也已无法登塔参观。为了让这座千年古塔焕发新生,联想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携手,共同以“AI赋能智慧应县木塔”项目打造木塔的“数字孪生体”。

 

以VR硬件为载体,利用前沿的空间计算AIGC组合技术(AI、NeRF和XR技术),赋予应县木塔以永久性“数字生命”

 

联想发挥了自身在技术创新领域的优势,结合空间计算和AIGC技术,通过人工智能(AI)、神经辐射场(NeRF)以及扩展现实(XR)技术的深度融合,精准重构木塔的每一寸细节,在数字世界重建木塔。

 

“数字孪生体”的打造过程远比想象中复杂。例如在建模过程中,联想团队突破性地采用了神经辐射场(NeRF)技术,利用无人机搭载激光扫描仪对木塔外观进行全方位扫描,结合AI技术对物理空间进行精准重建,实现了木塔外观的高精度还原。这项工作涉及1500万面片素材、近6万行Unity编程、4.2G的渲染模型,每一组数字背后都是技术的复杂性与团队的不断创新。

 

基于木塔深厚的历史背景,我们打造了情节导向的虚拟游览路径

 

“数字应县木塔”的魅力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其为用户带来的沉浸式交互体验。在虚拟世界中,用户可以在梁思成、老僧等NPC(非玩家角色)的引领下游览木塔。项目还原了木塔一至五层的五大探索场景,涵盖“对话梁思成”“捡拾AR道具”等七大交互设计,以及佛像藏经、礼佛盛景等十一处大型动画特效。

 

 

“联想智慧应县木塔”成功斩获iF设计奖等多项国际殊荣,不仅展现了AI科技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度融合,更彰显了创新科技在这一领域的无限潜力。如今,联想集团正投入“智慧应县木塔2.0”的研发,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与中国古建筑保护的更多可能性。展望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持续突破,更多珍贵的中国文化遗产将在联想集团科技创新的助力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架起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